
Interview / 詹雅婷 Mimy;Photo / 採訪 4samantha、展區 teikoukei
「做你的白日夢吧!」這句聽起來像是嘲諷的話,在藝術家江鳳娌的心裡,卻始終是充滿勇氣、不屈不撓的座右銘。從事廣告業十餘年,曾在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廣告公司裡工作,但打從心底,她渴望成為一位藝術家,「我從小就很喜歡畫畫,但不能跟我爸說,我要當『藝術家』,他大概會把我的手剁掉吧(笑)。」選擇廣告這一條路,想顧及理想與麵包,既可發揮繪畫創意,又能填飽肚子,只是這樣的生活,還是離自己真正的渴望太過遙遠……。
做藝術家,圓自己的白日夢
一隻台灣黑熊剖開變成了梅花鹿,再劃開變成小女孩,再切開又是台灣獼猴,接著是兔子,再脫去外殼後變成螳螂,最終成為翩翩起舞的蝴蝶。超現實的奇幻劇情,來自於江鳳娌在實踐時尚與媒體研究所的畢業創作〈掙脫後的靈光〉,動畫奪得《Geisai Taiwan3》村上隆評審賞,評審很欣賞作品中的台灣元素,但對她而言,只不過是誠實地畫出自幼生活的一部分,這些動物都是她童年的好朋友,是活生生的鄰居,而非教科書裡的台灣特有種名稱而已。
掙脫後的靈光 The Spontaneous Moment after Struggling
她強調,以前工作都是為「他人(客戶)」創作,研究所的創作經歷讓她學會「內找」,往自己的內心探索,「按圖索驥」找到根本所在。被視為代表作的〈大雪山的孩子〉系列油畫中,純熟的技巧堆疊出栩栩如生的動物,牠們的炯炯神態看起來像極了人。「脫去我們的外表,像你我,甚至動物,都有各自的形貌,但其實彼此的靈魂是一樣的,因而很多創作以動物為主,但你會看到牠們有著人的影子,我要畫的不只是動物而是人。」有趣的是,她筆下的人也總有著動物的神態。

〈大雪山的孩子〉系列油畫
不僅是繪畫主題貼近大自然,她最近更回到新社的家進行創作,果園、樹林給予更直接而充沛的能量,每次都會去散步一大圈再回到房間畫圖,還在途中揀取畫筆,「我看到樹枝,就把它拿回家削一削,當筆來畫畫。試過櫻花木、竹子、蘆葦,特別喜歡竹子在紙上畫的感覺,從自然的世界裡取材,是今年的新發現!」取之於自然,畫之於自然的獨特創作形式,讓她掙脫了都市生活的綑綁,在畫畫的當下,扎扎實實地感覺到自己的存在。

拿起最新創作的版畫作品「哼」,當初用枯枝沾取墨水,畫出線條簡約的熊,僅有幾筆,卻精準傳神地描繪出那種心不甘、情不願的心理狀態。江鳳娌欣喜地分享,這隻熊的原型來自弟弟的孩子,他大概四、五歲左右,賭氣時就跟這隻熊一模一樣。她感性地說,這個時候的孩子特別可愛,能以極為純粹的眼光,看見很多美的事物;自己好像也停留在這特別愛作夢的歲數,一個單純喜歡動物作陪,愛在山林田野間嬉戲的小女孩。


Photo / 4samantha

〈上山‧遇見白日夢。。。〉
展覽時間:2017.9.9 (六)~9.30(六)
展出地點:Fujin Tree Landmark 富錦樹概念店(華山1914文創園區內)



photo /teikoukei
圖片出處 /
tag / art fujin tree landmark interview
comment
請先 登入 才可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