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今年21 歲的樹火,就從「21 選紙」開始,為大家介紹紙的故事,重新感受書寫的魅力。

紙,在被書寫之前看似平凡樸實的材料,但其實仔細探究製成的過程後,有隱藏著意想不到的哲學。從最基本的原料、工具、抄紙師傅本身的技術,甚至是師傅的心情,都是造就我們現在看見一張張紙的個性,又稱作紙性。所以要掌握紙張最後呈現的紙性,對於紙的愛好者想認識紙或是使用上都是不可或缺的。為此,特別造訪記錄了 60 年風霜的樹火母企業,也是台灣僅存的純手工紙造紙者—南投埔里的長春棉紙廠。
此展將造訪的記錄短片與觀眾分享,就是希望保留住以一天每槽五百張,不斷持續產量的全台最後四槽純手工抄紙槽。因為,擔心一旦停止了,這項文化遺產就會永遠消失了。


說到紙,腦海中第一個出現的畫面,就是最普及的 Double A 白色紙張。大家熱烈討論的書寫話題中,絕大部分都是用什麼樣的筆才好寫,卻忽略了紙張也是關鍵。不過,好寫的定義又是什麼?很多人都認為書寫時,筆順、不暈的情況下就是好用的紙。除此之外,值得探索的是,從原料、抄紙過程、紙張呈現的樣貌、一直到不同紙張本身表現的觸感、味道或是翻閱過程甚至紙張互相摩擦的聲音等等,這些顯現紙性的元素,都是進而傳達書寫者心意的重要媒介。


秉持著這樣的想法,樹火從千百種紙張中,配合紀念雙方 21 週年之際,精心挑選出 21 款適合各式書寫的紙張,從「21 選紙」認識紙的故事。此展也特別設計各款紙張的紙履歷,讓觀眾直接對應眼前紙張的質感且能更進一步的親近紙張。

身為創作者,因專業領域的不同,必然有慣用的工具與技巧,但嘗試新的材質、感受不同靈感的呼應,紙筆交會的瞬間,樹火持續與不同書寫方式創造出意料之外的相遇。此展覽特別邀請到書法家杜忠誥、花體字老師 Daphne、插畫家葉懿瑩三位跨領域的紙張使用者,展現從 21 選紙之中所迸發出的創意。


本次展覽「以紙為名,我們書寫著」,不只能讓你了解紙張背後的故事、紙性的由來以及創作者們從 21 選紙得到的靈感分享外,還能夠把「21 選紙」直接帶回家,由21款選紙分別拼湊而成的六款組合包,附上一份樹火獨家的紙履歷,內容包含各款紙張詳細的資料。不管你是紙張的初學者、習慣使用者、或是重度成癮者的人,都能在這裡充分體驗紙張的樂趣。與樹火一起找一張對的紙,與自己對話吧!

|展覽資訊|
期間:2016 / 9 / 19(一)~ 2016 / 11 / 12(六)
時間:週一至週六 9:30~16:30(1F 樹火商店至 17:00)
地點:樹火紀念紙博物館(台北市長安東路二段 68 號)
票價:100 元
comment
請先 登入 才可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