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當年海嘯,衝擊日本東北各縣市,當地人是怎麼度過那段慘澹歲月的呢?我試圖揣想,恐怕心裡總帶著揮之不去的沉鬱感,像是得了厭光性一般杜絕外界的溫度,不祥之兆如影隨行,甚至懷疑這樣的狀態會凝固到永遠。我前往東北旅行時,特別到了當時災情慘重的石卷市,「復興」、「加油」等鼓勵應援的字樣,充滿著整座城市,還有象徵積極力量的向日葵,也總在角落竄出頭來。



不光只是溫暖支援,當地人也認為不該忘記這份傷痛,市內隨處都見得到當時海嘯水位的標高,電線杆、逃生門的轉角無孔不入。其實這樣的標示,在東京的車站也看得見,只是實地踏入災區,顯得更沉痛、更具說服力。




當地的團體組織也積極建立窗口、展示室,讓訪客可以迅速抓住石卷市在震災後的現在過去與未來。災難當時因為印刷機全毀,但抱持要把正確情報傳遞給民眾,因此在311後連續六天都以手寫方式出報的石卷日日新聞社,也設立了「絆の駅」,展示當時的手寫新聞稿件,都在在傳遞著「勿忘」觀念。


莫失莫忘,不是為了自我折磨,而是要以此為戒,並且反思、為將來所有的可能性作準備。311後四年,祝福曾經受傷的心能更加強壯。
comment
請先 登入 才可發表留言